
发表评论
8车道
2016-06-05
大众在中国的销量真的是没话说,可以说占据了半壁江山,因为“老三样”的缘故,大众在中国的销量基本上都属于稳稳的。
这十几年,大众深深的根就扎在了这篇红色的土地上,不过,我也记得,2014年5月初,大众公布其4月份乘用车品牌销量数据,其中在最大单一市场中国(包括香港地区)销售238,700辆交付销量,同比增长28.5%,欧洲 地区销量同比下滑2.4%至145500辆;在俄罗斯市场销量同比下滑7.4%至45800辆;在南美洲同比下滑21.8%至183,900辆;在美国市 场销量依然惨淡,同比下降10.4%至118154辆,这也是大众乘用车在美销量下跌的第13个月。看到这个资料也许我们会想,为何大众在其他地区的销量一直在下跌,只有中国居高不下,反而增长了呢?
以前和哥们谈天,哥们给我讲,“老三样”稳稳的陪国人走过了几个100万公里,车祸拯救了不少国人,大众成了国人的伙伴,早就民国时期,孙中山先生先致信给美国的福特总裁亨利·福特,希望亨利·福特能支持中国的汽车产业,但考虑到当时中国当时属于非常时期,因此没了音信,到邓小平时期,开始改革开放,中国开始有了转变,他先后致信福特、通用、克莱斯勒、欧宝等当时一些汽车企业希望他们能支持中国产业,但当时中国很贫困,他们认为中国还不具备单独建厂的能力,大多都已进口形式向中国出售汽车,最后通过协议大众进入了中国汽车行业,与一汽合作,后于上海也开始合作,开始制造桑塔纳、捷达系列,使得中国人对大众情有独钟,并且桑塔纳与捷达的结实度都挺不错,所以中国人也对这个品牌有了感情,总之就是进驻中国市场的时期。
那么,如果中国对大众没有了“感情”?大众在中国还混的下去么?段轴事件已经看出来了大众的公关多么的机智。
其实大众在中国的发展,经历了两个阶段的好日子:
1. 80年代末-2000年。其时中国市场竞争不充分,可以说谁认真点对待消费者,谁就能得到天下。大众牢牢把握住了与国企合资的机会,PK掉了唯一的竞争对手——广州标致,成为了那个阶段国内汽车市场公认的霸主。桑塔纳高档,捷达皮实的口碑,就是在那个时候建立起来的,到今天依然发挥着影响力。
2. 2005年至今。2000年前后,国际汽车大鳄纷纷进军中国市场。而大众在中国独孤求败,有了吃老本的心态,被丰田、本田、别克等打了个措手不及,市场份额一减再减。而大众的命非常好,在这个节骨眼上,政府政策上居然来了个“国进民退”的大转弯。别小看这个政策,它等于说是给所有企业,所有人定下了“官员就是标杆”的规矩。
就拿白酒市场举例,在这项政策实施之前,主要是军队和政府消费的茅台,因口感差,大多数消费者不习惯,是卖不过商务消费和家庭消费为主的五粮液的,价格和销量都比不过。而实施后,茅台的威力大家都看到了。为什么?因为现在政府、国企就是老大,你做任何生意,都得向政府、国企低头。人家的领导喜欢喝茅台,你请客的时候难道给人家喝五粮液?
汽车市场也一样。首先,奥迪、帕萨特等被定为标准的公务用车,接下来所有企业、小老板纷纷效尤,改买大众系列的车作为接待用车。而老百姓是最擅长跟风的,加上之前大众积累的口碑带来的乘数效应,造就了这几年大众车热卖的局面。
中国就像大众的另一个故乡一样,在其他的国家大众的销量并不是很出色,美国是日系车一直比较吊的存在,而中国则是大众的第二堡垒阵地。如果有一天所有的泡沫都消失了,我觉得大众也该考虑一下自己份额的不平衡性了,可以这么说,现在大众牢牢的抱住了中国这个大腿,神车党的出现也让很多不明所以的人跟风。因为大众自己也知道,如果丢了海外市场最重要的中国,那么对于他们来说就相当于丢掉了全世界。
好玩有趣的汽车兴趣社区
据德国德新社报道,大众汽车集团拟投资100亿欧元,在德国建立一座锂离子电池生产厂。该项目有望超过特斯拉千兆工厂(Gigafactory),成为史上最大电池厂。
在面对日益拥堵的城市交通,以及在人们纷纷在考虑购买二辆车的大局势下,微型车渐渐成为了人们热捧的车型。于是各家汽车厂家也将矛头纷纷转向了微型车的研发与生产。
目前大众正在调查MEB平台的弹性,看它是否可以用在高端车型上,未来可能会为高端车型专门开发一个新平台。
日前,有媒体报道称,大众汽车集团计划将在2016年全球范围内发布60多款新车,SUV是大众集团旗下诸多品牌的重头戏,而中国则是关键市场。
评价
想勾搭,先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