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新能源汽车

    跟我视驾

    2019-03-05

新能源汽车市场里面 合资品牌都使出了哪些不为人知的套路?

在国内汽车市场,会有这样的一种现象,合资品牌在实现新能源化的时候,并没有绝对的采用纯电动的技术,而是以混动、插电混动以及增程式居多,但是自主品牌却大批实现纯电动化。在面对未来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时候,合资品牌都使出了哪些不为人知的套路呢?

当大众汽车率先与国内汽车企业合资的时候,由此诞生的一汽-大众和上汽大众成为合资品牌第一梯队。随着市场的不断发展以及车型更新迭代之后,一汽-大众和上汽大众成功霸占国内汽车市场产销冠军几十载,随之而来的日系合资品牌、美系合资品牌、韩系合资品牌以及法系、意系合资品牌也迅速对自主品牌形成了压倒性优势。

但是在新能源汽车来临的时候,自主品牌提出了“弯道超车”的概念,一大批新兴的造车新势力迅速让合资品牌感到了来自“新中国企业”强势的发展态势,此时的合资品牌如何获得重生成了他们发展的最大问题。

在自主品牌发展传统汽车的时候,我们能从这些品牌身上看到“扬长避短”的生存手法,也就是依靠越级竞争、高配置竞争以及智能互联竞争等手段取得自己独立的市场份额。同样在自主品牌强势发展新能源汽车的时候,他们对于纯电动技术的研发储备、技术储备以及人才储备在不断的扩大,在车型设计上挖掘更多的海外人才,在海外建立独立的研发中心以及与国内最大的电池供应商建立密切的合作关系等等,由此在纯电动车型上获得了“赶超”合资品牌以及进口品牌的决心。

同样,合资品牌在发展新能源汽车的时候,他们也展现出了“扬长避短”的手法,只是这种手法有别于自主品牌的做法。对于合资品牌来说,发动机、变速箱以及底盘等技术是他们大获全胜的法宝所在,因此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合资品牌并没有放弃这些优势,而是利用混动、插电式混动以及增程式混动对新能源市场发起攻击。

虽然先期的做法都只是在传统车型上通过增加电池组的做法来实现新能源化,但是在最新一代平台化的研发上,电池组已经被绝大多数的合资品牌率先考虑在内,之前简单的通过增加电池的做法已经得到了摒弃,众多合资品牌也在电机、电池、电控、发动机、变速箱以及底盘上也实现了完美的布局,成为他们征战新能源汽车市场的一把利器。

值得一说的是,与合资品牌在全新平台上布局电池组做法不同的是,一些德系进口豪华品牌也走起了重新研发的模式,主要推出仅适用于纯电动汽车生产化的平台,在对国内车型保持混动、插电混动的状态下,全新的纯电动车型也会以进口的方式进入到国内市场,并且打起了混动和纯电动的双响炮,仅仅依靠之前品牌积累的口碑以及符合市场的混动化和纯电动化,目前是合资品牌针对新能源发展环境的应对之道。

0

好玩有趣的汽车兴趣社区

  暂无数据

评价